■隔壁小區水杉影響嚴重:落葉覆蓋樓頂雨水無法排除致漏雨,樹葉無孔不入居民不敢開窗
  ■年近7旬的居民多年來向綠化、人大、房管、黨辦、居委會、物業等10餘部門反映,各方都稱會重視、甚至承諾解決
  □晨報記者 祝玲
  年近七旬的馬信禮老先生家住泰興路中華新村,這些年,他家來過不下五六撥記者,前幾次是房屋開裂,這次是漏水。
  2006年起,馬先生和鄰居不間斷地向相關部門反映隔壁小區水杉擾民,每年兩次,一次是夏季防汛期,水杉細密的針葉掉落在屋頂,導致排水不暢,屋頂漏雨。第二次是秋冬落葉飄零時,家裡地上、沙發上全是針葉,無法開窗。當然,他不光找記者,還找過市綠化、區人大、區房管、區綠化、黨辦、居委會、物業等近10個部門工作人員,並撥打過12345、12319、區長熱線、信訪辦等多個部門電話。
  “一開始都承諾得很好,要幫忙協調解決,可最後都石沉大海。”看著遠高過自家屋頂的水杉,馬先生不停地搖頭。馬先生氣不過,小區所屬居委委員也想不通:“辦得成,辦不成,能否給居民一個準信,或者指一條明路?不要總是答應,又沒了結果。”
  記者發稿時,靜安區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來電錶示:8月1日區長將做客990電臺“區長熱線”,居民可以將這個問題反映給區長。但馬先生說,早在5年前,他就通過區長熱線反映過。
  隔壁小區水杉落葉入侵,“康有為歸隱處”被擾8年
  中華新村位於泰興路445弄,已有70餘年的歷史,門口掛著一塊“康有為歸隱處”的牌子,據傳,當年園內樹木森然,奇花如海,康有為常在園中吟詩揮毫,他的六十壽宴亦曾在此處舉行。
  在10多年前的拆遷中,有居民說是因為“康有為”的原因沒被拆遷,也有居民反對這種說法,總之它成為附近為數不多被保留下來的新式里弄。馬先生的家就在這個弄堂的盡頭,而今已近70歲高齡的他,本想安度晚年,不料卻受水杉影響,苦不堪言。
  馬先生提到的水杉樹,來自一牆之隔的遠中風華園小區。馬先生說,2006年水杉還不算太高時,他們就反映了日後長高會對居民帶來的不利影響,但當時開發商表示,水杉是暫時種植,待樓盤全部造好會移除。沒想到,如今新樓盤的居民已入住,水杉越長越高,影響也越來越嚴重,開發商卻遲遲沒有動靜。
  今年7月15日,一場大雨不期而至。和這些年來所經歷的一樣,馬先生家沒有躲過漏雨的命運。過道間、樓梯口,馬先生和鄰居們擺滿了接水的臉盆。“到處都很潮濕,我們怎麼生活。”馬先生指著天花板上雨水浸潤留下的痕跡無奈地對記者說。
  每年夏秋兩季影響最嚴重。一是夏季汛期、颱風季節。“水杉有20多米高,又緊貼著我們樓房,逢颳風下雨,水杉的葉子就會被風雨打落,越積越多,很快就覆蓋了整個屋頂,導致雨水無法正常排除,集聚在屋頂,進而滲透到屋內。”馬先生說,去年上海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雨,雨水從三樓到一樓,感覺就像一盆盆的水從上面傾倒下來,為防止意外,不得不關上了電閘。
  到了秋天,漏水少了,但水杉的葉子幾乎無孔不入。居民湯女士說,秋天樹葉會自然凋落,如果遇上颳風,就像雪片一樣飛到家裡來。早上放一盆水在家裡,不關窗,到了中午水面上就會佈滿葉子。不僅如此,家裡一年四季不能開窗,不然沙發上、地板上,四處可見落葉,根本來不及打掃。
  這種說法也得到居委會主任馬滿意的認同:“水杉的葉子像頭髮絲一樣,可以鑽入瓦片間的細縫裡,造成堵塞。一樓的院子里還會積累起厚厚的一層,像地毯一樣。”
  拆遷後新小區形成水杉包圍陣,居民忍無可忍衝突不斷
  中華新村與遠中風華園原本是一個整體,地形成正方形,但中華新村這一塊在拆遷中保留下來。“等於是從成片的里弄居民區里挖出來了,使得遠中風華園地形變成‘U’字形,中華新村則在‘U’字的中央。”馬先生說,此後,遠中風華園在與中華新村相鄰的三個面都種上了水杉,像一個水杉包圍陣一樣。
  記者在馬先生家裡看到,即使是關閉門窗,家裡的一些角落裡仍能見到水杉葉子。“一些居民覺得忍無可忍,還發生過數次衝突。”負責該片區的居委會委員陳國方說,有些居民自己家裡的垃圾不丟,還在外面專門撿來一些垃圾,扔向一牆之隔的遠中風華園,而對方也不示弱,適時進行了回擊,投過來雞蛋等物,甚至用氣槍打碎了中華新村一戶居民的玻璃窗,為保留證據,這戶居民直到現在也沒有換掉破損的玻璃窗。“氣槍的子彈很有可能是來自隔壁小區。”居委會馬主任說,為此,中華新村的居民打110報警,她也陪警察到遠中風華園查看過監控錄像,結果沒有發現蛛絲馬跡,此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  居民維權路太難:“都說應該解決,一拖就是8年”
  馬先生退休前在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工作,從房屋開裂開始,這些年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,他儼然成為了維權的帶頭人,手上的材料足足有50釐米高,與水杉造成漏雨有關的有兩個大本子,上面詳細地羅列了給主管部門打電話的時間、對方的回覆等。例如:2012年12月14日,致電12345反映。15日,物業稱收到12345電話,受理此事。17日,物業來電約18日上午現場查看。18日,物業三人到現場,表示反映屬實。同一日,房地辦、街道也來了工作人員查看現場,認為情況屬實。此後,不斷有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來小區。包括人大代表柏萬青到小區時,居委會也反映這個事,柏萬青轉交相關部門處理。記者採訪時,也向柏萬青證實確有其事。
  馬先生說,他接待過市綠化、區人大、區房管、區綠化、黨辦、居委會、物業等近10個部門工作人員,並撥打過12345、12319,區長熱線、信訪辦等多個部門電話。但最終都會轉到區綠化局、區房管局、街道來處理。
  “大家都很重視,並覺得問題嚴重,應該解決,甚至很多也口頭做了承諾,但就這樣來來回回,一拖就是8年。”馬先生說。他今年69歲,哥哥73歲,這個年齡,本來是安度晚年的年齡,可大量的精力都耗在了這上面。
  多年的維權路,馬先生已成為這方面的專家。既然對方栽種的樹木合理合法、在要求的範圍內,但從相鄰關係的角度來看,已經構成了對居民的侵權,因為對方種植的水杉不僅影響了採光、通風,還給居民實際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,有權要求對方移除或者改種其它樹木。
  [記者手記]
  別讓協調會變成“白條會”
  □晨報記者 祝玲
  俗話說,言必信,行必果。對於水杉擾民遲遲得不到解決,居民最“胸悶”的其實並不是近10個部門都無法解決,而是“開頭承諾得很好,最後都石沉大海。”正如居委會幹部所說:“辦得成辦不成,能否給居民一個準信,或者指一條明路?不要總是答應,又沒結果。”
  無論是街道還是房管、綠化等部門,都來實地考察過了,形成了良好的過程,但協調之後還是更漫長的協調,反正也沒有規定這個協調需要多久,協調多久都是在為老百姓辦事。直到記者問上門來,推脫一句,協調不了他們可以去打官司嘛。
  居民也說,他們又不是沒想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。但這麼多年來,這麼多部門開口了,說要幫忙解決,“我們還是相信政府的,政府說能解決我們去打官司幹嘛?哪裡想到8年過去了,這一個小問題卻還是回到了原點。”
  居民其實也是通情達理的。事先做好實地調查摸底,再向居民耐心解釋清楚工作困難在哪裡,目前遇到的瓶頸在什麼地方,有沒有什麼折衷的辦法,變“一步到位”為“分步解決”,通常他們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就怕輕率地給出承諾,結果變承諾為拖延,又變拖延為推諉,損失的,是政府的公信力。
  不能讓“協調協調”成為懶政的藉口,不要讓協調會變成了“白條會”。
  記者追問:聽聽相關部門到底怎麼說
  1.華沁居委負責中華新村區塊委員陳國方
  我是兩年前居委會換屆選舉時到華沁居委會的。這個樹的矛盾一直存在,我參與協調不知道有多少回了。在一次關於水杉的協調會上,我就毫不客氣地說,希望各級政府部門接待人員要負責,要實實在在,不能再忽悠老百姓。不能解決,乾脆就說不能解決,問題出在哪裡,直接說。不要大家到現場來了,都覺得事情很嚴重,會關心,到最後就石沉大海,杳無音訊。
  2.華沁居委主任馬滿意
  只要提到中華新村,提到馬信禮,都知道這個事,這個人。每年至少反映2次,8年,有16次了,事實上何止16次。這期間,也協調過很多辦法,比如在房頂上拉網、定期清掃落葉,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。我們工作也很難做。遠中風華園也屬於我們居委會管轄範圍,但是他們小區的大門我們居委會幹部都進不去。每次要過去,門衛要求登記,找誰要先聯繫。居委會是最基層的,是為老百姓服務的,他們都排斥,我們工作怎麼做?
  3.靜安區宣傳部工作人員
  7月16日,記者通過114查詢到靜安區宣傳部電話,並撥打總機,表示要採訪區長,電話被轉到區長辦公室,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,要先跟宣傳部聯繫。
  隨後,記者聯繫了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,一名工作人員表示,要先去瞭解情況。3小時後回覆記者,區長也不一定瞭解這個事,所以找區長意義不大。而且政府也不可能去干預一個企業搬掉幾百棵樹,希望媒體能夠多呼籲。同時她建議,8月1日,區長要做客990區長熱線,市民可以撥打熱線直接跟區長反映,她會將這個問題列入區長熱線的計劃之中。
  記者將該回覆告訴馬先生,他有些哭笑不得:“5年前,我也是在這個熱線和區長對過話。”
  4.石門二路街道辦事處主任曹國香
  記者:居民反映中華新村受隔壁小區水杉影響?你去過現場嗎?
  曹國香:去過現場。街道一直在關心此事,杉樹密度太大,而且落葉集聚,造成中華新村漏水確實存在。一直在協調,沒有間斷過。比如中華新村二期旁的水杉就抽稀了,並更換了部分樹種。
  記者:我指的是一期(馬先生所在的區域)。既然二期解決了,一期為什麼解決不了?
  曹國香:遠中風華園業主方不肯換樹種,就擱置下來了。
  記者:居民反映街道當時承諾處理,為何沒有負責到底?
  曹國香:協調過,但街道也只能協調。
  記者:口頭承諾時確實覺得有信心處理,只是後來遇到了阻礙?
  曹主任:對,雙方居民要求差距大。一方要求換樹,一方只同意“砍頭”。因為歷史問題(動拆遷),兩家矛盾很大。
  記者:一直擱置不是辦法,還想過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嗎?
  曹主任:如果居民上法庭打官司,我們願意提供法律援助,比如舉證等。原來綠化局說修剪需要經費,我們甚至都說經費不是問題,只要意見一致,我們可以出。你再跟區綠化局聯繫一下。
  5.區房管局相關科室胡主任
  記者:這麼多年這個問題沒解決,問題出在哪兒?
  胡主任:主要責任不是我們,牽頭也不是我們,你問下綠化局。
  記者:綠化局我們會採訪的,想從房管局再瞭解些情況。
  胡主任:造成堵塞,我們一直聯繫相關物業,讓他們去打掃屋頂。據我所知,居民的訴求不是打掃,而是移除。這個就不歸我們房管局管了。我們也開過協調會,我們只能督促物業。涉及到遷樹,還是採訪綠化部門吧。
  記者:有過承諾麽?
  房管局:我們沒有給過承諾,本身不是我們的問題,我們只負責保潔這塊,這是綠化需要解決的問題,我們肯定不會做出承諾。
  記者:現在還是僵持?
  房管局:對。具體還是要和綠化局去談。
  6.區綠化局業務科科長範慧妮
  記者:居民反映中華新村受隔壁小區水杉影響已七八年了,為什麼沒有解決?你去過現場嗎?
  範慧妮:我去過現場。這個問題比較複雜。因為鄰裡關係,中華新村反映的是另一個小區對他們小區的影響,遠中風華園認為沒有影響,兩邊意見統一不了,所以不願意去修樹。
  記者:有無影響,誰來鑒定,有無相關法律法規?
  範慧妮:根據《上海市新建住宅環境綠化建設導則》(以下簡稱《導則》),如果影響採光,是可以申請移植。但中華新村反映的是落葉,法規里沒有對落葉進行明確的解釋。我們協調過物業,要求定期清洗,但在這個過程中,居民意見又不統一了。
  記者:你們到現場,承諾過會解決嗎?
  範慧妮:我們主要是協調,因為涉及到兩個小區。而且《導則》只是一個指導意見,不是法規,無法作為執法依據。
  記者:一共有多少次協調。
  範慧妮:具體不記得了,但肯定和許多部門一起協調過好多次。
  記者:影響一直存在,居民該怎麼辦?
  範慧妮:協調不下來,居民可以走法律途徑。你可以問下居民,為何遲遲不去打官司,到底什麼原因?
  7.遠中風華園物業公司周董事長
  記者:想瞭解下水杉擾民。
  周董:主要是街道在處理,你去問街道。
  記者:你是物業負責人。
  周董:我不接受採訪,開發商種的,你要採訪報我們集團公司。  (原標題:水杉跨小區擾民8年多 管理部門屢屢承諾至今未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14cmpt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